永浴愛河──讀《親密之旅》研習心得有感
*標題、作者按133字,內文1,181字,兩者共1,314字。*
作者按:
鐘慧秀姐妹參加黃維仁博士《親密之旅》初階帶領人陪訓的會後心得(簡稱《心得》),黃博士是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心理行為科系教授,具有卅餘年臨床經驗;《心得》一文刊登於景美禮拜堂2011年8 月28日及9月4日前後兩期週報。
1.愛河三技
要悠游愛河,人人需要學會三種泳技──有效處理差異及衝突,始終營造愛和友善的情境,以及在愛裏說誠實話,助人活出美好生命。
2.傾聽比心
人際之間的差異,有如山谷,唯有虛心傾聽,一窺堂奧,同理比心,越過衝突,心心終必相印,情勝至親。
3.表裏如一
流露出來的,因裏面充滿;被愛的人,愛人;被傷害的人,傷人。
4.後續反應
被傷害的經驗,誰沒有呢?關鍵在「後續反應」。繼之,以「怪罪」,好像未結疤的傷口,餘痛未了;以「疼惜」,則似憐恤顧念,以愛封緘。
5.高貴而危險
傾聽,是對方敞開心門,而你抱持敬虔,靜而聽之,感受對方言語、表情、姿勢之中隱含夾帶的的溫度和心思,深入體諒聲音、符號與情緒背後的心境。
過程中,有怨懟、委屈、無耐、受傷…,有啜泣的聲音、眼角潸然的淚水、欲言又止的面目、說不清理還亂的一聲怒吼…。
傾聽,是一種深度的遇見,也是一種高貴而又危險的震撼教育;高貴是說者、聽者的真情相待,危險是說者會說出什麼、聽者會聽到什麼前所未有的經驗,事前無人知曉。
一說一聽之際,苦毒退去,難過釋懷,不安止息,紛亂終有平靜,於是帶出心靈的洗滌,受傷的過往得到痊癒。而這就是「傾聽」的旅程,「同理」的威力。
且讓我們有一雙傾聽的耳,一張憐憫同理的口。主,我懇求祢!
6.既親又密
親密關係,就是讓對方看見你的在意,使對方真實感受你的珍惜,而你非常明瞭對方的起心動念,十分善解對方的心思意念,樂意為對方付出代價,成全對方,完成自我。
7.愛的存提
投其所好,善解其意,愛其所愛,這就是「愛的存款」,親密有加;至於「強其所欲」,勉強其行,無疑就是「愛的提款」,關係漸遠。
8.自由翱翔
當愛成為你疼惜〈對方心中小孩〉的不變見證;當愛是你〈給對方可以不改變〉的一貫自由。那麼,對方就沐浴在無拘無束、可以坦然無礙的愛河之中。於是,對方就能活出《愛的改變》,沒有懼怕,不再痛苦,充滿幸福,喜樂難掩,自由翱翔,勇敢作自己。
9.更新心域
要用不斷更新360°思維、態度檢視自己的感覺、印象、認定和反應。
10.從「制高點」出發
信仰珍貴的所在是藉著親近上帝,讓祂24小時提升你我的生命到「制高點」,脫離我執、舊習、制約、自限…,試著透析別人的優點、長處和善意。
11.幸福喜悅
人生最大幸福,是你瞭解、接納並欣賞自己;人生最大喜悅,是有人瞭解、接納並欣賞你這個人;兩者交匯,印證你心底有股湧流活水。
12.想到、做到、得到
人生最美的旅程,經過不斷的探索、思考、對話、面質…,逐漸形塑「想到」的疆界,跨進「做到」的國度,終而浸淫在「得到」的海洋。
13.擇善影響
人人都有影響力,你影響我,我影響你,受人影響代表「心思開放」,堅持到底宛如「銅牆鐵壁」,要緊的是「擇善固執」,讓善的源頭在你心裏湧現。
14.毋看扁人
「觀微知著」、「小處著手」,這是不錯的思辨、做事角度,卻是「人際關係」最差的錯置,不是嗎?若心懷「小鼻子、小眼睛」,對待他人,大家口裏不說,心底豈不油生反感?